7月8日,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分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论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雅加达办公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公室、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处主办,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贵州民族大学承办。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150余人齐聚一堂,为“美丽中国”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
论坛场景(一)
本届论坛汇聚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自然科学项目负责人贝斐然,荒野基金会总裁凡斯·马丁,澳大利亚蓝山世界遗产研究所执行主席皮特·科克兰,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独立顾问迈克尔·奔纳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林,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唐芳林,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薛建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执行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洪天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自然保护地研究室主任王伟,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人与生物圈》副主编陈向军等国内外重磅嘉宾。这场论坛高规格、高级别、高水准精心打造的“研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盛宴,积极助力推动贵州“大生态”战略。
论坛场景(二)
分论坛第一阶段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致辞,他指出,保护地球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心声和热切愿望,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弘扬传统生态理念的同时,要紧密结合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实践。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需求,未来之路任重道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自然科学项目负责人贝斐然讲话精彩纷呈,带来了新认识。
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王林致辞。王林表示,“人与生物圈计划”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和实施的对人和环境关系进行生态学研究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计划,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对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保存遗传多样性,改善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寻找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途径将发挥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分论坛第二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自然科学项目负责人贝斐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辅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长王丁,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唐芳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执行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洪天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自然保护地研究室主任王伟等嘉宾作主题分享。
嘉宾作主题分享(一)
嘉宾作主题分享(二)
嘉宾作主题分享(三)
嘉宾作主题分享(四)
分论坛第三阶段,荒野基金会总裁凡斯·马丁,澳大利亚蓝山世界遗产研究所执行主席皮特·科克兰,美国保尔森基金会独立顾问迈克尔·奔纳特,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薛建辉等嘉宾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保育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和“生命共同体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议题开展了高端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执行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洪天华主持。
专家对话
论坛主席许智宏与我校专家学者和工作团队合影留念